第(2/3)页 史记: 东夏稚帝十一年,九月初三,清平大长公主夏茹亦病重,见稚帝年幼无能,痛心疾首,为黎民苍生计,为江山社稷计,长公主颁布诏书,江山帝位当用贤能之才,废黜稚帝地位,命嵘睿摄政亲王继帝位,承大业,保东夏平安昌盛。 然摄政王一心辅佐夏氏江山,不肯受诏,奈何群臣跪谏,又不忍辜负长公主重托,九月十一日,摄政王受诏,承继帝王大业。摄政王为感长公主之恩,决议不变国号,仍称“夏”,年号为“恭”,取对夏氏先贤肃敬恭谨之意,史称恭帝。 恭帝为感念清平长公主禅让传位之壮举,及悼念亡妻之痛,特追封清平大长公主为善义懿庄德皇后,葬入帝陵,发丧皆以帝王礼仪郑重待之,且为表哀恸,恭帝下旨昭告天下,此生不再立后,天下百姓念及清平长公主治国之恩惠,皆垂泪感动。 至此,那些原本效忠于清平的旧臣、门阀世家也都失去了指望,转而投效恭帝,而那些负隅顽抗的,姜煜城则雷厉风行,一夜之间抄家灭族,毫不含糊。由此东夏的这一场动乱,在短短一月的时间就彻底平息。 世人无不感叹恭帝的手腕,刚柔并济,让这一场帝位易主几乎是和平解决,或者说是,以绝对的优势胜出。 纵使后世对姜煜城的褒贬不一,但不容置疑的是,他是大赢家! …… 半月后,永安城。 虽然有龙虎兽护体,但青鸾回到永安皇宫的时候,仍旧是奄奄一息的状态。 华丽宽敞的马车经过永安的街道时,引得不少百姓围观,纷纷议论:不知这是什么大人物进城了,竟用的这么高规制的马车,还有这么多龙霆府卫护送,想必一路舒服的很。 但很快的,大家都发现了,这辆马车路过的时候,寒气逼人,因此不少人揣测,这马车里运送的分明是一车冰块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