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八十五章 骗取城门-《三国:我的爷爷是关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是那支兵马过来?”

    守将刚把令牌拿到手,就有一阵脚步声前来。

    正是太守,守将赶紧把令牌和书信递过去:“太守大人,是豫章派来的兵马,说要来运送一些粮草。”

    柴桑太守是周瑜之子周循,接过令牌一看,确实是诸葛恪的令牌,书信也是诸葛恪的亲笔信。

    上面写着,现在已经把山越贼军团团围困,只要贼军粮草耗尽,贼军必然全军覆没。

    只是豫章现在的粮草已经不够用了,这才让人来柴桑运送粮草,贼军一灭,也可为周循记上一功。

    周循与诸葛恪的关系来往亲密,对诸葛恪的书信也非常熟悉。

    现在诸葛恪来要粮草,他肯定不会拒绝,而且诸葛恪说了,等灭了贼军之后,也会为他记上一功。

    这种送上门来的功劳,他怎么会拒绝呢?

    自从当上柴桑太守以来,周循兢兢业业,不敢有半点马虎。

    这次是一次立功的机会,也能证明自己了。

    他自身体弱多病,不能带兵征战。

    但因为他是周瑜之子,孙权看在周瑜的份上,就让他来当柴桑太守。

    他知道自己不能带兵征战,就想着在治理内政上做出一些功绩,不能让人在背后议论,他是靠周瑜才有的今天。

    柴桑在他的治理之下,兴修水利,减少税赋,到现在已经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情景。

    而且粮仓都是粮食,够城中用十年都用不完,所以给诸葛恪一点也无所谓。

    何况军情紧急,更来不及向孙权汇报了。

    只是,看着城下千余兵马,而且还在深夜,周循心里隐隐感到不安。

    犹豫了许久,周循对城下将领说道:“这位将军,粮草可以给,但军中有规定,夜间不可打开城门,让他们明日一早再来取粮。”

    城下将领看到周循,连忙问道:“你可是周循大人?”

    “我等也知道深夜不能开城门,若非军情紧急,也不会在现在打扰大人。”

    “让我等在城外等一夜也无关紧要,只是军中粮草不足,路上来回还要耽误半月。”

    “这要是让贼军跑了,陈武打人若是怪罪下来,我等可是担待不起啊。”

    虽然没有上过战场,但周循也熟读兵书,自然知道战争瞬息万变,讲究兵贵神速。

    诸葛恪现在就要歼灭山越贼军了,若是因为粮草不足,出现了什么问题,陛下那里还好说,可他以后还怎么面对诸葛恪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