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4章 孔子钦定的好姑娘!【求月票】-《继承道观,开局武媚娘来上香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到了唐朝,长安对木炭的需求太大,黄土高原的古树被砍伐一空,土地迅速荒漠化,导致黄河的含沙量日趋严重。

    周易对王嫱说道:

    “吃完饭,我给你打印一些挖煤、洗煤的工艺流程,你回去后,让刘骜开始尝试着用煤炭代替木炭,尽量不要砍伐陕北地区的树木,反而要多多种植。”

    一旦有成熟的煤矿,这边支援一批洗煤机也没问题,小型洗煤机才几万块钱,一天就能处理三百吨煤炭,对于古代人来说,这绝对是顶级效率了。

    不过洗煤机不用那么快安排,因为西汉末年不缺人力资源,反而因为流民太多滋生出了很多占山为王的草寇。

    不想办法安置流民,就算以后不出现赤眉绿林,也会出现别的造反势力。

    武媚娘将一块鸭郡肝夹到周易碗中:

    “挖煤洗煤的工艺也给我们准备一份吧,唐朝虽然已经有人使用煤炭了,但还没形成规模化,贵族依然大量使用木炭,需要加以引导。”

    宋朝就不需要了,因为宋朝有规范化的采掘和洗煤工艺,甚至还有不少干馏作坊,专门买进煤炭生产焦炭……焦炭这个词,就是宋朝人琢磨出来的,跟沈括给石油命名一样,恰如其分,非常贴切。

    饭后,辛弃疾换上迷彩服,到工地去帮忙干活儿,周易回房间打印各种采掘煤炭的工艺流程。

    李清照和武媚娘拽着王嫱回她们房间继续试衣服,又给王嫱分享了不少护肤用品,回头拿到元帝世界卖出去,不就可以赈济流民了嘛。

    另一边,春秋世界,卫国的卫出公听闻孔子要走,赶忙率领文臣武将前来劝阻,希望老夫子能留在卫国。

    你要说卫国国君有多喜欢儒家思想吧,也不见得,因为从卫灵公开始,每次孔子聊治国,这些国君就开始打马虎眼,甚至冷落孔子。

    但等孔子离开,他们又会不断派人去请,请回来后继续冷落……从卫灵公到卫出公,卫国国君都只是喜欢孔子这个招牌,但对儒家的思想并不感兴趣。

    现在听说孔子要走,卫出公再次苦苦哀求,说到动情处甚至声泪俱下,可谓情真意切。

    不远处的西施看得直摇头:

    “夫子真是个WiFi……”

    颜回请教道:

    “WiFi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谁都想蹭,却没一个人愿意交网费。”

    卫出公哭了一会儿,群臣也跟着抹眼泪,纷纷说着挽留的话……这种戏码已经上演了三四次,大家习惯了都。

    前几次孔子都表现得很配合,但这次就不一样了,孔子说道:

    “君上不必如此,我要去千里之外办学问,教授符合华夏利益的学生,你若真的奉老夫为师,可以派一些宗室子弟跟我走,我必会将他们教成人才。”

    这话一说出口,所有宗室出身的官员齐齐后退一步。

    跟着君上表演一番赚取点儿民心可以,但要是跟着出去吃苦受罪,那还是算了吧……卫国贵族只想蹭热度,并不想投资太多。

    倒是城中一些平民和士族,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,还向子游打听凑不出束脩可否拜师,子游答应道:

    “只要想学,皆可随我们一起前行,能坚持行千里路,日后必有所得。”

    听到要走一千里路,多半人都退缩了,只剩下二三十人坚定思想,打算跟孔子一起上路。

    等告别仪式全部结束,孔子坐上马车,率领孔门子弟以及各家的家眷离开卫国国都帝丘,前往云雾山的方向而去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