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2章 从金宁府来的师兄-《科举:读书发媳妇?我必六元及第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如何?”秦明月抬头,神色关切。

    “难。”

    顾铭倚坐在旁边的软榻上,眉间压着倦色:

    “今天又跑了四家琴馆,稍有名望的先生都排满了学生,最早的也排到明年开春。”

    秦明月搁下笔:

    “我爹昨天倒是和我提过一人,城西的赵先生。”

    “午后刚去过。”顾铭揉着眉心。

    “赵先生年过六旬。这两日染了风寒。咳得厉害。隔着屏风说了三句话便喘不上气。”

    “他儿子出来赔罪。说老先生今年不再收徒。”

    屋内静下来。

    秦明月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,安慰道:

    “我明天再去问问父亲,他在金宁府人脉广,要不去金宁府寻?”

    顾铭点了点头:

    “实在不行就只能去金宁府寻了,只是不知道先生愿不愿意和我来天临。”

    “说不定得搬到金宁府去上课......”

    秦明月重新拿起毛笔:

    “我倒是无妨,去金宁府也可以,那里的书院肯定比天临府更好,可以学不少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你得问问苏姐姐和阿音的意见。”

    天临府文气足,棋道、书法、画道都十分昌盛。

    但唯独不擅长琴道。

    阿音的母亲楚云袖能在红月楼成为花魁闯下偌大名声,也和天临府琴道不兴有一些关系。

    而能在琴道登堂入室的先生,无一不有自己的傲气。

    多得是本地学子奉上银钱求学,也不会因为开高价就去外地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三日后。

    顾家。

    顾铭从外面回来,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。

    拿起桌子上的水一饮而尽后说道:

    “上午又见了两位。一位开口要二百两拜师礼。另一位倒清高。却只肯教《幽兰》《鹿鸣》这类礼乐曲。”

    阿音用汗巾拭去顾铭鼻尖沾着的汗珠:

    “礼乐不可以吗?”

    “乡试琴考重抒情写意。”顾铭接过汗巾,继续说道。

    “《幽兰》太板正。《鹿鸣》太喧闹。都不是上选。”

    旁边的苏婉晴看着顾铭皱起的眉头,也有些心疼:

    “要不就去金宁府吧,走水路也就三日路程,想回来随时都能回来。”

    秦明月也是微微点头表示赞同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