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回到小院。 朱儿已备好温水。 青儿正将晚膳摆上石桌。 阿音在桂花树下。 有模有样地拨弄着凤求凰。 苏婉晴则在廊下看着阿音玩闹。 “回来了?” 苏婉晴看到顾铭,温婉一笑。 起身接过他手中的书卷。 “先洗把脸,吃饭。” 顾铭点头目光落在石桌旁。 一封厚实的信静静地躺在那里。 信封是普通的毛边纸。 信封上的抬头却有些潦草。 甚至有两处墨团晕开。 像是写信时心绪极不平静。 落款处,则是“长生吾弟亲启”。 苏婉晴拿起信说道: “今天下午刚到,从临川县来的。” 顾铭心头微动。 临川县?那不是林师兄赴任的地方吗? 顾铭立刻想到林闲赴任前与他长谈的灾情。 顾不上洗脸快步走到石桌旁坐下,拆开火漆封口。 厚厚一沓信纸滑出: “长生吾弟如晤: 见字如面。 兄自天临府一别,星夜兼程,已抵临川任所。 一路所见,触目惊心! 秦南府大旱,赤地千里,非虚言也。 赣水数条支流几近断流,田亩尽成焦土,稻禾枯死倒伏,风过处,黄尘蔽日。 灾民扶老携幼,漫山遍野,如蚁附膻。 饿殍载道,野犬争食,臭气熏天,中人欲呕。 ……” 顾铭的手指捏紧了信纸。 指节微微发白。 “灾民易子而食……兄亲见之…… 惨状实难尽述! 愚兄夙夜忧叹,心急如焚,焦头烂额。 数日不眠,神思恍惚,信中书此数字,竟已错漏数处。 惭愧!惭愧! 弟昔日于天临府所言‘筷子浮起,人头落地’之论,实乃一针见血。 然此间积弊已深,盘根错节。 兄纵有霹雳手段,亦觉处处掣肘,步履维艰。 弟素有大才,智计百出。 不知可有良策,解此倒悬之急? 临书仓促,墨浅字乱,弟勿怪。 万望回信!切盼!切盼!兄林闲顿首再拜。” 信末。 几滴墨点晕染开。 像是写信人痛心疾首的泪痕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