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是这些粮草运来,还需额外的粮仓储存。 沈知韫直接示意他多修建几处粮仓。 毕竟,她花钱从南地购来的粮草可不止明面上的这些。 沈知韫记得再过几个月,饥荒就要爆发。 她得提前做好准备。 到时候朝廷自顾不暇,边疆数万大军无粮可食,那可不是开玩笑的。 沈知韫最近空闲,正好写封信回给陈玄策。 既是问好,也是借机打探情况。 上辈子,他平叛顺利,大概四个月后才回来,得了皇帝数不清的嘉奖,风光回京。 也不知道这辈子情况如何。 她把信交给秋月,下午把信寄出去。 秋月笑着应好。 刚退下不久,又从外头回来,说是谢淮有要事求见,有关前几日李守仁之案。 “哦?” 闻言,沈知韫轻笑:“是个聪明人,看来他也有所意动。” 说着,她起身,去前院见人。 谢淮早已在那候着,心中想着今日之举是否有些冲动,又斟酌着等会见了夫人,要怎么说话。 正想着,就见夫人出来。 他起身行礼。 沈知韫摆手,示意他坐下:“谢大人前来,有何要事。” 谢淮一顿:“说来,是为李守仁书房中找到的罪证……证实与不少官员私下勾结,夫人觉得这些官员之罪,可大可小?” 他试探性问话。 沈知韫轻笑:“谢大人,你才是法曹参军,精通刑文律法,这些该我请问你。” 她把话踢了回去。 谢淮沉思,似是斟酌话语。 沈知韫又接着道:“里头牵连的官员数量极广,若是都要一一问罪,可是件麻烦事。” 闻言,谢淮应道:“确实,涉事官员高达三十多人。” 沈知韫道:“若是等到夫君回来,以他的性子,怕是得彻查不少人。” “我与谢大人接触虽少,但能看得出,大人精通律法又通权达变,想来若是大人处理好此事,不仅是为朔风清明吏治,更是替夫君办了件实事,到时候法曹参军之位,怕是太过屈才。” 话中意思,谢淮自然听得出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