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:执花仗剑,春风妒少年 第一百零八章: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!-《铜驼烟雨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近百名步骑兵不仅不前冲杀敌,反而在列阵后撤,而这种犯死罪的做法,竟然只是为了将几十名伤重者撤出战阵。

    司马越搞不懂李峻是如何统辖荥阳军的?更不清楚李峻怎会有如此多的慈悲心,竟敢允许部下军卒临阵退缩?

    通常,在两军对阵中,一方只要有超过几十人的后退就会产生连锁反应,为将者如果不能及时制止,整支队伍就会军心大乱,随之而来的溃败也将成为必然。

    可是,司马越发现那些步骑的退缩并没有影响到其他军卒,整个荥阳军依旧在有序地列阵拼杀,将士们的杀敌士气反倒是愈战愈勇。

    “曹司马,你可见到那些步骑军了吗?”

    司马越抬手向前方指去,问向守在自己身侧的军司马曹馥。

    曹馥,沛国谯郡人,前朝名将曹洪的幼子。初为本朝的尚书右仆射,后入东海王府任军司一职,忠心辅佐东海王司马越。

    曹馥虽不是上阵杀敌的武将,但也并非是个纯粹的文臣。他终究是曹魏血脉,善于谋略之中也多少知晓些兵论。

    “明公,属下也注意到了,那些人似乎就是负责救助伤兵的。”

    曹馥如此说也仅仅是猜测,他并未听说哪支军队中会设置这样的兵种。

    “啊...?”

    司马越闻言,先是一愣,继而又疑惑地问道:“军中何时设有这样的兵职了,咱们的军中也有吗?”

    军司者,即为军师,为军府主要僚属,佐主帅统带军队,负有匡正监察主帅之责。

    “明公,当下朝廷各处兵马中并无此举。”

    曹馥既然身为军司,必然清楚军中的职能结构,他不仅知道濮阳军中没有这样的兵职,就是其他的军中也是没有的。

    “另外,属下发现他们并非是固定某些人,只是由近而成,再交替轮换,待护送完毕后各自归队。”

    其实,曹馥早就注意到荥阳军的这一情况,他一直在观察伤员的移动,也因此发现了这些细节。

    “明公,他们好像只救荥阳军的人,并不理会咱们这边的伤兵。”

    曹馥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,心中难免有了几分不满。

    “呵...那是自然。”

    司马越不在意地应了一声,继而又似自语道: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!他们与咱们的军卒没有袍泽情义,自然就不会管你死活了。”

    司马越的话出自于《秦风·无衣》。

    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。与子同仇!”

    岂曰无衣?与子同泽。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。与子偕作!

    岂曰无衣?与子同裳。王于兴师,修我甲兵。与子偕行!”

    世人常用来形容战友情义的“袍泽”二字,也便是出自于此。

    何为袍泽?

    袍泽就是在沙场上可以托付性命,脊背相靠共同迎敌的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