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此时,吕朗清醒地把眼前的这些部曲当做了麻烦。然而,他并不知道这仅仅是开始,后面还会有更多的麻烦紧随而来。 荥阳城,李府。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乱让裴璎受到了惊吓,但也仅是惊吓而已,身为李府当家主母的裴璎很快就调整好了心绪。 生命被要挟也并非是第一次,裴家堡的惨状与父亲的惨死,裴璎也直接面对过。这些过往让她记忆深刻,也使她有了更加坚韧的心性。 一个人若经历过生死离别,之后会看淡许多的事情。 尤其是面对各种不测时,都会觉得无非就是生与死的徘徊,解决了也便过去了。若总是耿耿于怀,那人生也就无法继续了。 固然,是裴璎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事情,而另一个原因也让她觉得自己必须要坚强下去。 郎君不在荥阳,郎君尚在危难之中,李府必须要有人支撑下去,这一大家子人更要有个主心骨。 裴璎觉得自己既然是二郎的妻,就有责任替夫君打理好这个家,绝不能让夫君为家中之事分半点心。 因为同渡劫难的缘故,裴璎对刘家姐弟颇有好感。混乱之下,她让郭诵将刘家姐弟一同送回了李府,想等城中稍作安稳后再让姐弟二人归家。 在庆真观时,刘凝之便知晓了裴璎的身份。 待到进入李府后,少女再次施礼道:“凝之见过李夫人,能得到夫人的护佑,凝之与小弟必将夫人的恩情铭记在心。” 裴璎知晓刘凝之才搬到荥阳城,也听少女说过其父在雍州任职。 于是,她关心地说道:“刘姑娘,既然令尊不在荥阳城,那令堂必会忧心于你们姐弟,等下我便让人送你们回府。” 刘凝之闻言,先是面色凄然,继而又淡笑道:“让夫人劳心了。” 少女的话刚一说完,在其身侧的少年开口道:“刘离也谢过李夫人,在荥阳城中只有我与姐姐二人,娘亲在三年前就因病过世了。” 裴璎闻言,先是一怔,随后长叹了一声,拉住了刘凝之的手,轻声说道:“你们也是个苦命的人,两个人无依无靠地搬来荥阳城,为何不与令尊同往雍州呀?” “李夫人,我父亲让我们......” “小弟,莫要麻烦别人。” 少女打断了弟弟刚说了一半的话,继而又向裴璎报以歉意的笑。 裴璎是何等的精明,即刻察觉出姐弟二人的话中有隐情,开口询问道:“刘姑娘,莫非令尊与我李府相识?” 既然少女说她父亲在雍州任职,又未能将一双儿女带在身边,偏偏送到了荥阳来,这其中必是有缘由的。 “夫人,家父...是雍州刺史刘沈。” 刘凝之略有为难地说出了身世,随后向裴璎深施一礼,羞涩地解释道:“父亲说到雍州任职多有凶险,不便让我们跟随,又说京都也将处于险境,便让我们姐弟离开洛阳城。” 说到此处,少女将话停顿了半分,难为情地继续道:“家父说他与李府君虽未有深交,但也相识,故此让我们姐弟二人到荥阳投靠李府君。” 话语说罢,少女觉得有些羞惭,脸上浮起了红晕。 无缘无故地投靠于人,况且还是一个非亲非故的人,这的确让少女无法说出口,更觉得自己犹如在乞怜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