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更何况,他一直都为刘沈的遭遇愤愤不平,如今听说跟了李峻,在为好友感到高兴的同时,也要替好友挣一些脸面。 李峻要把仇池作为在西境立足的根基,必须要确保仇池处于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。 仇池以群山做险,以天水与西汉水的环绕为屏障,北临秦雍两州,东靠梁州汉中郡。 梁州自是不必说,有武威军驻守梁州,无人可从东边侵入仇池。 李峻想要交好以贾疋为代表的关陇贵族,就是要确保仇池北的安全,这也是他命刘沈为武都郡太守的原因。 既然大家的利益得到了均衡,相处起来也就舒服了许多,再加上李峻的姿态放低,为人谦和,军帐中原有的猜忌与沉闷消失不见,爽朗的谈笑声充斥了整座大帐。 “彦度兄,司马颙被押解回京都,小弟猜测朝廷还会派一个人来统辖西境,也不知来人是否好相处?” 李峻早就看清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品行,以司马越的多疑与猜忌之心来看,他不会将西境的统辖权旁落,定会找一个兄弟来打理。 至于是谁,李峻还猜不到,但他知道一定是个没本事的人,司马越绝不会让第二个司马颙出现。 贾疋点头道:“想来也该是如此!世回,你这是扔了一个乱摊子给了老哥哥们呀!” “哈哈...” 不等李峻接话,贾疋自己先笑了起来,其他几人也随之笑了起来。 李峻亦是大笑,继而拱手说道:“各位兄长放心,世回虽在梁州,但只要兄长们有需要世回之处,我必当全力而为,绝不会有半点的推诿之心。” 贾疋闻言,也是向李峻拱手道:“世回能有此话,老哥哥们也就知道了你的心意,我在此也向世回做个保证,只要世回有难,我雍州兵马两日内便可出兵相助。” 话说到这里,李峻与关中的势力也算是达成了口头上的军事同盟。至于未来能否守诺,李峻眼下还不想去考虑,先有了这份心也就足够了。 其实,贾疋等人又何尝不想与李峻达成联盟呢? 当今的天下已乱,愈发有大乱的趋势,任何的领兵之人都清楚,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,只有多方联合起来才能保得一处的安定。 李峻的身上有枭雄的影子,武威军更是一支战力极其强悍的兵马,若能得到李峻的相助,雍州与秦州何谈不安稳? 利益是相对的,利用却是相互的,就在这相对与相互中,人心的私欲达到了平衡。 ★★★ 四月,名为孟夏,又称麦月。 《礼记·月令》有云:“孟夏之月麦秋至。” 对此,《月令章句》中注解道:“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,熟为秋,故麦以孟夏为秋。” 然而,正是这个麦收的节气,关中地区乃至整个西境都因大旱而导致麦苗不长,颗粒无收。 正因如此,西境内多地出现了流民暴乱。 流民们为了活命而抢粮杀人,更在大成皇帝李雄的蛊惑下加入了大成军,为了一口活命的粮食而为其开疆扩土。 西境缺粮,仇池与汉中郡倒是有粮。 并非是李峻有什么神术,他只是提早做了准备。 李峻在从江南换购粮食的之际,也在两地积极地开展抗旱保收成的举措,确保了夏粮的不缺。 仇池山有经年不绝的山泉,再加之天水与西汉水的不断流,这都为灌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 同时,在抗旱保粮之际,李峻对仇池也进行了具体的人员安排。 整个仇池再也无主次之分,统归于武都郡辖制。 刘沈为武都郡太守,郭方则被任命为建武将军,执掌整个武都郡的兵权。骞韬则被任命为车骑将军,与部分羌族武威军调离仇池,进驻到了梁州的汉中郡。 李峻之所以如此做,是做了一番考量,他不想让一个族群完全占据某个地方,那样会有弊病。 人心是多变的,骞家兄弟的忠心毋庸置疑,可谁又能保证其他的羌人不会有异心。故此,李峻决定分散仇池的羌部,将他们与汉人融合在一起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