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哈哈...” 听着刘沈的话,李峻笑了起来,笑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许久。 笑罢,李峻指着大峪沟,说道:“咱们将这里开荒成田,若是年景好的话,这一处就能养活整个武威军,也就不愁没粮了。” 刘沈点头赞同,继而又略有迟疑地问道:“世回,为何不就势拿下梓潼郡?如此也能为攻打成都城做好准备。” “刘大哥,若是真打,攻下梓潼郡倒也不是个难事。” 李峻瘪了瘪嘴,摇头继续道:“可那样的话,大成国的全部兵力都会杀向咱们,武威军要承受的压力太大了。” “你觉得罗尚,司马模会帮咱们吗?”李峻问向刘沈。 刘沈苦笑地摇头,李峻笑着继续道:“那就是了,他们不会帮,却会收渔翁之利,反过来还会吃掉武威军,咱们为什么要去做那个鹬蚌呢?” 李峻弯身捡起一块石子,用力地甩了出去,石子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弧线,落到了山谷深处中。 “你也说了,一城一池并不重要。” 李峻拍了拍手上的泥土,笑道:“当下,咱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去据守一城一池,只能是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雄喽!” 人的野心并非是一日而起,需要一个过程来铸造。 当下,李峻的初衷有些改变,但他不想将这个改变说给太多人听。没必要,顺其自然也就可以了。 因此,他用一个雄字替代了原本的王。 “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雄。” 刘沈口中念叨着,觉得很在理,好奇地问道:“世回,这是何人所言?是你说的鲁先生吗?” 刘沈没有见过鲁胜,但他经常听李峻提起,便觉得一定是个有着大智慧的老人。 李峻一怔,摇头笑道:“非也,是一个叫朱允生的隐士说的,说过这话后就再也没见过他,恐怕这辈子都见不到了。” 说罢,李峻故作遗憾地叹息了一声。 是呀,哪里会见到呢? 莫说这一世了,就是几世都见不到的。 李峻不觉得自己是个长生不老的人,若是真能长生,倒是有可能见到千年后的大明谋臣。 这时,山下有一骑快马从远处急驰而来。 片刻后,一名军卒登上山顶,向李峻禀报了白水与西汉水一带的军情。 李峻点了点头,对刘沈笑道:“好了,青岗岭那边已经过了汉水,与董冲的人交手了,王瑚和梁志也攻向了关城,该咱们去拿下阴平了。” 说罢,李峻转身对杜麟吩咐道:“通知吕朗和朱宇,让他们准备出兵,攻下阴平城。” 不多时,近万人的武威军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,如同一条长龙般向南游走,渐渐地消失在了峻岭中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