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九章:骨气与大义-《铜驼烟雨》
第(2/3)页
刘沈迟疑地问道:“若是洛阳城被围,你们觉得...琅琊王不会出兵增援吗?”
“我估计,江左连一兵一卒都不会派出。”
李峻摇了摇头,继续分析道:“眼下,司马家也就剩下了琅琊王司马睿,成都王司马颖,还有躲在祁山的南阳王司马,这三人中数司马保最弱,可以忽略不计了。”
李峻想了想,嘲弄般地笑道:“这天下是司马家的,如今天子又被掳走,若是再死了,必然还有人要称帝。司马睿有实力,司马颖虽说实力差些,但如今有北伐的名望,也比司马睿更有资格,所以这两方就成了一个死结。”
“是呀,还真是如此。”
周靖无奈地接话道:“琅琊王若真想配合成都王北伐,就不会光给祖逖一堆的名号,却不分配任何军卒,就连军需都没给一分一毫。”
李峻叹息道:“没错,司马睿就是不想司马颖的势力做大,必然不会让祖逖带走江东的兵马,司州那边能聚起四五万的兵马已是不易了。”
郭诵试探地问道:“二郎,你觉得咱们有没有必要出兵增援洛阳?”
之前,对于出兵增援司州一事有过讨论,也做出了最后的决定,正如范洛儿那日所分析的一样,武威军对此也是无能为力。
另外,司马颖的作用就是要牵制住石勒军,吸引住让大河以北的汉国军,使他们无暇顾及西南,从而给武威军留出增强实力的时间。
当初,李峻在洛阳城外放走司马颖的目的便是如此,如今这一目的也得到了实现。
对于成都王司马颖这个人,李峻并没有什么好感,也根本谈不上情义二字,纯属是相互利用的关系。
因此,救与不救并非是选择题,未来的道路上能少一个对手才最重要。
李峻望着郭诵,笑着摇了摇头,继而又思忖了片刻,说道:“你命人告知刘离,让他只需守住广武山即可,千万不要与石勒军死拼,必要之时也可以做城头草。”
何为城头草?随风所向而已,大家都清楚李峻的话意。
听到李峻如此说,刘沈反对道:“世回,让刘离不死拼,我没有意见,但若是让他向石勒投降,这不可以,我刘家不能有那样没骨气的人。他若敢那样做,我这个做父亲的定会大义灭亲!”
李峻摆手笑道:“道真兄,我让小离那样做,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如此,与大义无关。”
“刘离的手上只有不到万人的兵力,若是被困久了会很麻烦,若是司州失守,他们就是想退也无路可退。”
李峻轻叹了一声,摇头感慨道:“刘离可以战死,那些军卒也可以战死,但投奔过去求活命的百姓怎么办?也要跟着一起死吗?如今可是有不少的百姓在山中呀!”
李峻所说的是事实,刘离与清河公主占据广武山后,不少逃难的百姓都聚集到了山中,得到了乞活军的庇护,而那些百姓又多是老弱妇孺,根本没有持刀拼命的力气。
当李峻得到这些消息后,心中便有了担忧,刘离与司马英槿守护百姓没有错,但凭借他们当下的力量,这种守护成为了一种负担,一种临敌时最致命的负担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