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八章:答案-《农商天下》
第(2/3)页
陈浩说完,还回头跟身后的几个人点了点头,好像那几个都是支持他的人。
不愧是专业!
国级农科所的副主任陈浩,农业科技一级研究员,还真不是浪得虚名,逻辑清晰言词有据,一番精彩的讲话很具说服力,引得观众席传出一阵私语声。
主持人韦陈也夸奖陈主任讲的不错,让人放佛看到了未来农业的光明景致。
回过头,韦陈看着项小虎说:“我也觉得陈主任描绘的农业更具现代化的特性,项先生对此怎么看?”
项小虎摇头一笑,说:“我也觉得不错,美好的前景似乎正在向我招手,就像农场里养的白羽鸡,一辈子都活在光明的灯照之下。”
陈浩看着项小虎问道:“项先生的意思,是我闭门造车目光短浅喽?”
“陈先生,做为专业人士,我想请问,我们的粮食现在能不能自给自足?”
“当然。”
“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大量进口呢?”
“这是市场需求问题,属于商业范畴,不在我的研究范围之内。”
陈浩的回答很巧妙,他怕项小虎在其中挖坑,于是回答上给自己留了很大的余地,如果项小虎继续深究,他会说,虽然不在研究范围之内,但我恰好知道。
“我国三大主粮是水稻、小麦、玉米,水稻产量4200亿斤,小麦2600亿斤,玉米5200亿斤,大豆390亿斤,这些都是大约数,按照我们14亿人口来算,我国人均粮食900斤,比国际粮食安全线800斤,足足高出100斤。也就是说,我们自己的粮食完全够吃,如果再加上畜牧业的产能,我们每年还都会攒下不少粮食。”
项小虎说得不紧不慢:“去年我们进口粮食1.3亿吨,其中大豆占9500万吨。为什么进口这么多大豆?因为我们大豆产量低,种植面积少,而使用量却很大。从这件事就说明,我们的粮食安全保证不是问题。
既然如此,对于我们而言,提高粮食产量并不是最要紧的。我觉得要紧的是恢复土地健康、培育更先进的粮种,要紧的是发展科技,研发我们自己的农用机械。
有了这些基础,才可能实现发展现代化农业,发展绿色农业,或者发展你更赞成的智慧农业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