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那位大臣被嬴政的霸气震慑,一时语塞。其他大臣们也都低下头,不敢再出声反对。 杨凌见状上前一步说:“陛下英明神武,统一六国自然是手到擒来。不过臣认为,在出兵之前,我们还需做好充分准备和谋划。” 嬴政点头:“国师说得是。那么依国师之见,我们应该如何谋划呢?” 杨凌沉思片刻后说:“首先,我们需要了解六国的实力和情况,做到知己知彼;其次,我们要制定详细的战略和战术,确保每一次出兵都能取胜;最后,我们还要加强国内的治理和建设,为统一六国提供坚实后盾。” 嬴政听后满意地点头:“国师所言甚是。那么这件事就交给国师和丞相去办吧。朕希望你们能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统一六国计划来。” 丞相李斯出列领命:“臣遵旨!臣一定会办好此事。” 退朝后,李斯找到杨凌商议具体事宜。两人都是足智多谋之人,很快便商定了一个初步计划。他们决定先派人前往六国刺探情报、了解敌情;然后再根据情报制定详细的战略和战术;最后调集大军、一举出击!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咸阳城内外都忙碌起来。一方面要派人前往六国刺探情报、筹备军需;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内的治理和建设、提高百姓生活水平。整个大秦帝国都笼罩在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气氛中。 日子在紧张而有序的筹备中一天天过去,杨凌和李斯等人经过反复商议和修改,终于拿出了一份详细的统一六国计划。这一日,他们再次来到宫中向嬴政汇报。 “陛下,”杨凌手持计划书,神色凝重地说,“经过臣等人的精心筹划,现已制定出了一份详细的统一六国计划。请陛下过目。” 嬴政接过计划书,仔细翻阅起来。他看得非常认真,不时点头表示赞同。这份计划详细列出了六国的兵力部署、战略要地、经济情况以及民心向背等关键信息,并针对每个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和战术。可以说是一份非常完善且切实可行的计划。 “好!好!好!”嬴政看完后连声赞叹,“国师和丞相果然名不虚传,竟能制定出如此精妙的计划来。朕对此非常满意!” 李斯谦虚地说:“陛下过誉了。这都是臣等应尽之责。只要能为陛下分忧解难,臣等万死不辞!” 嬴政点头:“朕有你们这样的忠臣辅佐,实乃大幸也。那么依计划行事,我们首先要对付的是哪个国家呢?” 杨凌指了指计划书上的一处:“陛下请看,这里写的是韩国。韩国地处六国之中,兵力较弱、经济不振,且其国君昏庸无道、百姓怨声载道。因此臣等认为,我们应该首先出兵韩国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拿下!” 嬴政听后沉思片刻,然后果断地说:“好!那就先拿韩国开刀!传旨下去,命王翦为将,率领十万大军即刻出征韩国!” 随着嬴政的一声令下,整个咸阳城再次沸腾了。所有人都知道,这场旷日持久的统一六国之战终于要拉开帷幕了!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咸阳城内外都忙碌得不可开交。一方面要为王翦的大军筹备军需、送行出征;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内的治安和防御工作,以防六国趁机来犯。整个大秦帝国都进入了一种临战状态。 而远在韩国的都城新郑,此时却是另一番景象。韩国国君昏庸无道、贪图享乐,对国内的政事和军务一概不理。百姓们怨声载道、民不聊生,纷纷盼望着能有一位明君来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。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,一场灭顶之灾已经悄然降临。 王翦率领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、所向披靡,很快就打到了新郑城下。韩国国君闻讯大惊失色,连忙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。可惜他们平时不修政务、荒废军备,此时哪里还有什么对策可言?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军攻破城池、杀入城中。 就这样,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,韩国就这样轻易地被秦军给灭亡了。当嬴政得知这一消息时,他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惊喜或意外。 韩国灭亡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六国,引起了极大的震动。其他五国的国君纷纷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,企图联手对抗秦国的侵略。然而,他们各自心怀鬼胎,难以形成真正的联盟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