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众所周知你与文氏和奸已有三年之久,不知你是否承认此事?” 李盛驰此言出口现场一片哗然,一身读书人打扮的樊士会立刻怒目而视,就连身边的文达节也露出一丝羞愤的神情。 “这些都是市井之徒的无稽之谈,在下受圣人教诲,岂会伤心病狂做下这种伤风败俗之事?” 由于樊士会平时为人慷慨仗义,甚至还有几分古之大侠的风范,因此他说的这番话得到了在场很多人的认同。 “如此说来你与文氏之间的通奸苟合,乃是奸人构陷良善。文举人也不存在为此杀妻的可能性。毕竟你们都是受圣人教诲的读书人,谁也不会平白无故自毁前程的对吗?” 李师爷没想到李盛驰居然会用这种方法,来帮助文达节洗脱嫌疑。好在对方说了半天也没有点出凶手身份,这件案子便不算彻底告破。 “既然樊秀才是被他人构陷,应该是与本案无关你可以退下了。” 县令的话让李胜驰心头一紧,连忙开口阻止道:“在下听闻读书人名声重于生命,凶手利用自己与文氏和奸的丑事来构陷樊秀才,这关系到了他的名声。樊秀才若对此不闻不问,恐怕日后难掩市井之徒的悠悠众口啊!” 听到李盛驰这么说本来准备离开县衙大堂的樊士会,也只好停下脚步重新退了回来。 “李兄言之有理,诽谤读书人也是一条不小的罪过,在下自然也是要追究到底的。” 樊士会世故练达说起话来句句语带机锋,不动声色便被李盛驰的退路全给堵死了。 “凶手若要与文氏私会必然是选择深夜,我朝一向都有严格的宵禁制度。若要夜晚出行首先就要避免’犯夜’,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文家附近找一处栖身之所,这样距离比较近就能降低被巡街士兵抓住的风险。” 说完李盛驰从怀里取出一双女人的绣鞋,指着鞋子里的“士”字给众人展示。 “这是双燕堂‘清倌人’杜四娘亲手做的一双绣鞋,而双燕堂作为青楼营业时间自然不会受宵禁制度影响,而且它所在的位置距离文家非常近。” 李师爷取过绣鞋看了一眼,然后向坐在“明镜高悬”匾额下面的县令摇了摇头。 “李盛驰你不要和在本官面前故弄玄虚,一双绣鞋能说明什么问题?难道它还能指出凶手的身份吗?” 眼看着这个县令就要被自己的刑名师爷误导,李盛驰的心情反而平静了下来。 “这双绣鞋是杜四娘亲自赠给我的,鞋子里面绣着‘士’字,这说明有人想借这双绣鞋传达一个信息:凶手曾经去过双燕堂,并且与杜四娘关系密切。” 这种说法让李师爷感到耳目一新,常年断案的他自然知道李胜驰所言非虚,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就更不能让对方借此机会大出风头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