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百姓的军队!这才是百姓的军队!” 一时间,自发的叩拜声和山呼海啸般的拥戴声,此起彼伏。 甚至比之前的战鼓声还要震撼人心。 这股民心所向的洪流,让那些跟随李秀宁从长安来的侍卫们,看得目瞪口呆。 因为谁都看明白了一个点,那就是李岩的强大,早已不仅仅是兵锋之利。 ……… 另一边,一个临时圈起来的巨大营地里,近万名夏军降卒正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自己的命运。 这里,被吴元命名为——降军营。 与对待百姓的温和不同,这里的气氛要严肃得多。 吴元背着手,缓步走在营地之中。 一名副将跟在他身边,低声汇报道:“军师,已经按照您的吩咐,将所有降卒都集中起来了。” “其中,刘黑闼的亲卫和一些顽固的军官,被单独关押。” “剩下的,大部分都是被强征来的农夫,战意并不高。” “很好。” 吴元点了点头,脚步未停,“我们的原则是什么?” “首恶必办,胁从不问,立功受奖!”副将立刻回答。 “光靠口号是不够的。” 吴元的声音冷峻而清晰,“我不要一群乌合之众,我要的是能为王爷所用的精兵。从今天起,对降军营实行三步走策略。” “第一步,甄别。把那些死忠于窦建德的硬骨头,和那些只是混饭吃的兵油子,以及那些被强征入伍,心有不甘的,全部分开!给他们不同的待遇,不同的伙食,让他们自己产生分化。” “第二步,宣教。每天派人去给他们上课!讲什么?不讲大道理!就讲我镇北军的军纪,讲我们的士兵待遇,讲他们的家人在我军治下能分到土地,安居乐业!把我们在易县城外做的事情,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们!” “第三步,吸纳。经过前两步,那些真正愿意归顺我们,并且符合我们标准的士兵,会自己站出来。让他们通过考核,打散编入各个新兵营,由我们的老兵带着,进行整训。让他们在训练和未来的战斗中,用鲜血和忠诚,换取镇北军士兵的荣耀!” 副将听得心悦诚服,用力点头:“军师英明!如此一来,不出半月,这近万降卒,至少能为我军再添三千可战之兵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