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,为了让孩子穿得暖和点,大家纷纷把自己的棉衣拆了重新填充进孩子的棉袄里。 张素娘也不例外,虽然孩子小,但是棉衣和棉被也不能少。 眼看她把主意打到了她自己的被子上,江清月便连忙拿了件自己的旧袄过去。 其实袄不算旧,里面的棉花也是去年冬天刚充的。 只是若说是新的,张素娘肯定是不会收的。 其实江清月倒是不缺棉花,除了床上铺得一床盖得一床都是去年新做的,空间里还有好几床被子。 而且天冷之后,她现代的那些衣服,很多都可以穿在里面保暖。 甚至她还将自己的旧羽绒服拆了,做了背心给宋砚和自己穿在里面。 其他人她不好拿出来给,但是至少给依依那边凑点棉花出来还是没问题的。 除了人的保暖,大院里的鸡鸭和野兔也要开始重新做窝。 之前天暖的时候,只要有个笼子有个棚就可以了。 但是到了冬天,都要里三层外三层地用稻草和玉米杆把窝棚给围严实了。 否则好不容易喂得这么肥,万一一个冬天撑不过去,大半年的付出都白费了。 无论是做衣还是做窝,这些活计江清月都不擅长。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她就开始琢磨起做纸的事来。 如今带进山里的纸张已经用得差不多了,算上她之前在镇上囤在空间里的那些,也只够她和宋砚两个人用的。 若是等冬天给孩子们上课,没有纸笔总归是不方便。 自打上次宋砚从江都府回来后说买不到纸笔,手工好的宋春山就已经开始琢磨着做毛笔。 反正山里竹子和动物毛是不缺的。 即便做出来的比不上外面卖的,给孩子们练练手勉强是够了。 只是这造纸,除了她和宋砚,大院就再也找不出第三个人会了。 眼下宋砚不在,她便想着先带人先把树皮给弄回来,毕竟树皮浸泡也要几天时间,等宋砚回来正好可以完成剩下的工序。 桑树皮柔嫩且有韧劲,而且皮内颜色雪白,用来做纸是最合适的。 村长听说江清月两口子要做纸,当即带人在附近不远处砍了不少的桑树树枝回来。 砍回来的树枝用小刀剥取树皮,捆扎好以后丢进流动的溪水里浸泡,待软了以后才能继续下一步。 第(2/3)页